爱微特 WWW.AWAT.CN

广告位招商

自由 · 快乐 · 创意



我们是有责任原创音视频精品内容提供者            W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riginal audio and video classic content provider

                                                          我们来自新疆         We came from Xinjiang, China

                                                 我们致力于向全世界         传播科技输入、文化输出,求精粹融升,达天下趋同  

We  are focus on ta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 cultural output, pithy melts, till the  convergence for all the world.


                                                                                                                          

 freedom ·  happy ·   innovation

f

al

灰雁



Anser anser

灰雁最常见的一种雁,亦是家鹅的祖先。体长80~90cm,嘴和脚均为粉红色(肉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污白色。飞羽黑褐色,中央尾羽褐色,外侧为白色。出没于芦苇或水草丰茂的湖泊、河流、沼泽、繁殖于塔什库尔干、和静(大尤尔都斯)、特克斯、阿勒泰等地。

红腹红尾巨鸟

立即了解

Phoenicurus erythrogaster

全长约18cm,雄鸟头顶白色,颏、喉、额、头侧、胸、背及翼上覆羽黑色,腰、腹部锈红色,尾羽暗栗红色,雌鸟通体灰褐色。不如雄鸟艳丽,栖息于山谷灌丛间。喜食昆虫,见于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天山、准噶尔盆地。

立即了解

天鹅(鹄)

Cygnus sp.

全世界天鹅有7种(或5种),其中我国的3种天鹅即大天鹅(Cygnus cygnus)、短嘴天鹅和小天鹅(Cygnus bewickii)、疣鼻天鹅(Cygnus olor)部分分布在新疆,古代称天鹅为鹄。通体白色,区别主要在嘴唇上,大天鹅嘴为黄色,嘴端部为黑色。疣鼻天鹅嘴为橘红色,有疣状突起,这两种天鹅主要繁殖于中国新疆巴音布鲁克、艾比湖、乌伦古湖和伊犁河流域。迁徙季节遍布各大水域,而小天鹅体型较小,其繁殖地在北极苔原地带,冬季偶然飞临新疆,为罕见种。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每年有上千只大天鹅栖息和繁殖,1980年,在这里正式建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作为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三种天鹅均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立即了解
黑喉石鸟

Saxicola torquata

全长约12~13cm,雄鸟上体自额至腰以及头侧和颏、喉等为黑色。腰下白色,胸棕栗色,颈和上胸两侧白色,栖息于山地灌丛。食物为昆虫、草籽等。分布于昆仑山、天山、喀什、阿克苏、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

立即了解

野鸭类

Ducks

新疆野鸭资源十分丰富,约有20多种,统归属于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类多为游禽,嘴扁平如铲状。腿脚甚短,具蹼,雌雄不一致,幼鸟多为早成性。根据生活习态又分为河鸭族、潜鸭族和海鸭族。河鸭族中常见的有琶嘴鸭,针尾鸭、绿头鸭、绿翅鸭、白眉鸭、赤膀鸭、翅颈鸭等,其中绿头鸭为家鸭的近缘种。潜鸭族包括赤嘴潜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白眼潜鸭、青头潜鸭等;海鸭族包括有秋沙鸭、鹊鸭、海番鸭等,另外还有麻鸭族及硬尾鸭族的种类。多数种类在北方繁殖,春秋两季迁徙途径新疆各地,数以百万计,是可驯化和利用的鸟类资源。


麻鸭

Tadorna sp.

新疆有两种麻鸭: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和翘鼻麻鸭(Tadoma tadorna),翘鼻麻鸭前额具明显的红色冠状肉瘤,头和上颈羽色黑褐,具绿色光泽。前胸至背具栗色颈环,体长55~65cm。赤麻鸭通体黄褐,称为黄鸭。遍布全疆大小水域。麻鸭多在树洞或岩洞中营巢,有的洞穴深达4米,巢区常常远离水域,以植物为主要食物,兼食鱼、昆虫等。


赭红尾巨鸟

立即了解

Phoenicurus ochruros

新疆有5~6种红尾巨鸟,如赭红尾鸲、红背红尾鸲、红腹红尾鸲、蓝头红尾鸲等,体型较小,翅膀在11cm以下,体长15cm左右。尾呈方尾状,具栗红色,雌雄异色,赭红尾鸲较为常见,雄鸟上体黑灰色,尾羽和尾上覆羽锈棕,喉与胸黑色。腹部栗色。雌鸟通体褐色,栖息于山地海拔500~5500米之间的针叶林、河滩、灌丛、草原、砾石坡等环境中。以昆虫为食,分布于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立即了解

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

绿头鸭为家鸭的祖先,外形与家鸭相似,体长50~62cm,重1kg左右,雄鸭头和颈灰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白白色颈环。脚橙黄色,雌鸟通体褐色杂以暗斑,广布于新疆各地的水域中。

立即了解

沙䳭

鸣声千变万化,典型的荒漠鸟类,体长16~17cm,上体沙褐色,尾上覆羽白色,中央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其余尾白色,端部黑色,下体污白,尾羽均为黑白两色,善鸣叫,能模仿多种鸟叫。成鸟还善于表演受伤或装死动作,以迷惑或引开进入巢区的天敌。栖息于荒漠草原、山前戈壁、山地草原,多以鼠洞为巢,主食昆虫。全疆各地均有分布。常见的,还有白顶䳭、斑䳭、穗䳭、漠䳭等。

立即了解

针尾鸭

Anas strepera

赤膀鸭体长48~55cm,雄鸭前额至头顶黄色或褐色,上体暗褐色,背上部具有白色波状细纹,胸褐色耳具新月型白斑,腹白色,尾下黑色。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河流、湖泊,每窝产卵10余枚,最多时达19枚,分布较广。

赤膀鸭

立即了解

Monticola saxatilis

全长约19cm,雄鸟头与颈蓝色,上背蓝灰色,下背白色,胸、腹及尾下覆羽锈棕色。雌鸟不如雄鸟艳丽,体羽多褐色杂斑,栖息于山地灌丛、砾石坡,食虫益鸟,广泛分布于全疆各地山区。


立即了解

Turdus pilaris

庭院中常见的鸟,全长25~27cm,雄鸟头顶、上颈、耳羽灰蓝色,背部暗红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灰色,胸部栗褐色,多黑色斑,腹下白色。栖于针叶林、混交林、农田灌丛、果园等,食物为昆虫和植物。分布于喀什、阿克苏、托什干河、天山,阿尔泰山,新疆常见的鸫类,还有赤颈鸫,歌鸫鸟,斑鸫,白腹鸫,乌鸫等,另外地鸫、矾鸫、槲鸫等亦有分布,均为林区食虫益鸟。

立即了解

田鸫

立即了解

Anas acuta

针尾鸭形态独特的一种野鸭,体长52~71cm,雄鸭头暗褐色。颈侧的白色纵带与下体白色相连。翼镜铜绿色,中央尾羽特别长(约20cm),雌雄不同色,雌性体型较小。通体暗褐,杂以暗斑。见于中国新疆南疆皮山、莎车、喀什巴楚、和静、巴音布鲁克和北疆特克斯等地。


白背矶鸫

Rhopophilus pekinensis

西北荒漠地区唯一的画眉亚科鸟类,全长约17.5cm,通体土褐色,各羽贯以黑褐色纵纹,头顶部由其粗著。尾长超出全长之半,约9~10cm,低飞红柳包、胡杨林、杂草、灌丛间,叫声嘹亮,很远便可听到。食物主要为昆虫。几乎分布遍布塔克拉玛干沙漠周缘地区,留鸟。


Turdus viscivorus

较大的鸫类,全长约27~28cm,上体灰褐色,下体污白色,且杂以黑色斑点,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山谷混交林和灌丛,以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新疆天山与阿尔泰山山脉。

立即了解
立即了解

山鹛

斑脸海番鸭

立即了解
立即了解

Melanitta fusca

斑脸海番鸭我国罕见的种类,在新疆只记录于阿尔泰山,体长43~54cm。雄鸟全身黑色,雌鸟全身暗褐,颌和喉和颈侧灰白色,繁殖于北极地区,越冬于沿海水域。

赤嘴潜鸭

Netta rufina

赤嘴潜鸭在新疆比较常见,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鸳鸯,体长45~57cm。雄鸭的头部浓绿色,具淡棕色羽冠,上体暗褐色,翼镜白色,下体黑色。两胁白色,嘴赤红色。雌鸭的羽色要黯淡许多,繁殖期雄鸭只顾交配,而不插手孵卵和育幼工作,好在幼鸭属早成性,出壳不久便可自己外出觅食。栖息于宽阔水域,各地都可以见到。

槲鸫

白头硬尾鸭

Oxyura leucocephala

白头硬尾鸭属世界濒危鸟种,在中国也非常罕见,体长43~48cm,雄鸟头白,顶及领黑。体褐,后尾部硬而上翘或贴于水面。繁殖期嘴巴是蓝色。雌鸟头部从额和眼以上的头顶一直到后颈黑褐色,羽尖棕色。眼下有一白色纵纹由嘴基直到枕部,白色纵纹下又有一黑色纵纹。分布于海拔200~1100米。栖息于植物茂密的湖泊和沼泽,喜欢潜水,食物包括眼子菜、昆虫、小鱼和其他水生生物。

莺科

立即了解

Sylviidae

森林中神秘的歌手,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10种,中国近100种。新疆约10属36种,体型大多小于麻雀,喙细长,两翅短圆。羽色多灰褐,腹部或泛黄绿,栖息于森林、灌木、丛缘、林苇丛、沼泽、草原等地,主食昆虫,常见的。有大苇莺、稻田苇莺,芦苇莺,蝗莺、横斑林莺、白喉林莺、黄眉柳莺、暗绿柳莺、戴菊、花彩雀莺等,其中柳莺、戴菊、蝗莺、林莺、靴篱莺等均为新疆最小的鸟类,体重9~10克,体长只有10cm左右,都是农林益鸟。


立即了解

普通秋沙鸭

Mergus merganser

普通秋沙鸭又称尖嘴鸭子,体长58~68cm。嘴狭长而具锯缘,前端作钩状,雄鸟头部有明显的冠羽,头、颈和背部等黑色,背的其他部分灰色、腹部浅灰色。磁体较小,头栗色,背部大部分灰色。眼红色、嘴朱红色而先端黑色,脚鲜红色。为栖息于山区淡水的鸭类,但有时可能在湖边见到,善于潜游,以小鱼为主要食物。也吃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在中国新疆北部山区繁殖,见于喀什、阿克苏、伊犁、乌鲁木齐等地。

立即了解

雀科

雀科,(Passeridae)分布很广的一类小鸟,喜欢集群,或与人类伴栖,包括文鸟、麻雀、石雀、雪雀等10余种。


1麻雀

Passer SP.

荒漠中常见的雀类。麻雀新疆有4种:即家麻雀、树麻雀、黑金麻雀、黑胸麻雀。最常见的是树麻雀,全长12~15cm,头顶及颈栗褐色。上体土褐色,多黑褐纵纹,翅褐色,具两列白斑,耳羽、眼先、眼后和喉等均为黑色。下体余部白色,雌雄相同。是最接近人类的鸟种,活动于农田、果园、丛林、草地、房前、屋后。在屋檐下的小洞中筑巢,食物包括昆虫、谷物、草籽、浆果等,分布遍及全疆各县。家麻雀头顶灰色,亦广分布于各县绿洲。黑点麻雀和黑胸麻雀为荒漠种类,多见于沙漠边缘的胡杨林、果树林、红柳、灌丛。

立即了解

红鹳目-红鹳科

Phoenicopteriformes Phoenicopteridae

或归入鹳形目,国内仅分布一种,即大红鹳(火烈鸟)

大红鹳

Phoenicopterus ruber

大红鹳俗称火烈鸟,焰鹳、红鹳、火鹳等,已被纳入《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及一些国家的红皮书中予以保护。大红鹳,群栖于湿地,特别是咸水湖,涉水或游泳,形态独特。具完整蹼足,喙具栉缘和肉质巨舌。取食时将嘴伸入水中,左右摆动,其舌头如同活塞吸食水中的食物,喙边的栉齿和舌上的两排刚毛起着过滤水藻及浮游生物的作用,人工饲养以混合饲料为主,喜食小鱼,1997~1998年记录栖息地点为沙湾、石河子、乌鲁木齐、哈密等地,为中国新纪录种。


燕雀科

立即了解

Fringgillidae

又是一类喜食草籽的小鸟,嘴较粗壮、有力,新疆有燕雀、岭雀、沙雀、朱雀、交嘴雀、金翅雀、朱顶雀、黄雀、丝雀、灰雀、锡嘴雀、长尾雀等,共计30余种。

金额丝雀

Serinus pusillus

金额丝雀又称小红头。全长11~13cm,前额朱红色,头余部、喉结上胸黑色。背黑褐具黄色羽缘,下体淡橙黄。多黑褐纵纹。见于山地、灌丛、草地、岩石坡,天山及帕米尔高原有分布,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常被捕作笼养鸟供观赏。

立即了解
鸫科

Turdidae

鸣禽中的佼佼者,歌声婉转、多变,幼儿羽色不同于成鸟,多斑点,善伪装,新疆有30多种,如歌鸲、红尾鸲、鸫、石䳭、矾鸫等。

立即了解
赤胸朱顶雀

Carduelis cannabina

赤胸朱顶雀,体长约13cm,雄鸟胸部鲜红色,背栗色,腰淡粉红色或白色。雌鸟不如雄鸟艳丽,以黄褐色为主,多褐色斑纹。栖息于山区、草原、果园、农田,食物为草籽,全国仅见于新疆的北部和西部(天山山脉)。另外还有黄嘴朱顶雀、白腰朱顶雀、极北朱顶雀等。


立即了解

白秋沙鸭

Mergellus albellus

白秋沙鸭也称斑头秋沙鸭,是鸭科秋沙鸭属的水鸭。体形较小,体长38~44cm,雄鸟体羽以黑白色为主,眼周、枕部、背黑色、腰和尾灰色,两翅灰黑色,雌鸟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头顶栗色,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沼泽等地带。分布于海拔200~2100米,善游泳和潜水。以鱼类、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性食物为食。


攀雀科

立即了解

Remizidae

体态十分娇小的雀类,俗称灵雀,雌雄相似,喜欢在有流水的柳树上建立巢穴.

攀雀

Remiz pendulinus

攀雀体型甚小,全长9~11cm,重不足10克。雄鸟额、颊、耳羽黑色,头顶灰被褐色,向后逐渐转为沙褐色,下体皮黄色。颏、喉稍浅,雌鸟贯眼线棕色,头顶浅灰。多群栖于农田、湿地、山地林区、灌丛、果园、绿洲。性好动,但很少到下地面活动,其巢由羊毛编织成精致的烧瓶状,悬挂于杨柳树枝上,侧面有一瓶颈状通道。记忆十分灵巧,故而有灵雀之誉,主食昆虫及植物种子,南北疆均可见到,繁殖于阿尔泰山区及布尔根河流域。

立即了解

鸊鷉目-鸊鷉科

Podicipediformes Podicipedidae

一种不常上岸的水鸟,新疆有4~5种,如凤头鸊鷉、黑颈鸊鷉、小鸊鷉、角鸊鷉、赤颈鸊鷉等。脚具瓣蹼,如叶片一样,与鸭蹼的形状完全不同,善于潜水,但行走和飞行能力都较差,杂食性,以小鱼、甲壳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水生植物为食,营巢于水面,属于浮巢。

立即了解

山雀科

Paridae

新疆有8~9种山雀,如大山雀、灰蓝山雀、梅山雀、黑冠山雀、沼泽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等,统属于雀形目、山雀科。体型大小如麻雀。翅通常短圆,初级飞羽10枚,尾羽12枚,或有冠羽,是捕食害虫的能手,特善捕松毛虫,繁殖日捕昆虫成百上千只。通过巢箱招引,可以有效控制森林虫害的爆发,多数山雀分布于阿尔泰山与天山山区。

立即了解